神要求我們大聲向他歡呼。聖經中還說到用各種的樂器來大聲的贊美我們的神。但唱歌不單是用嘴唇,不單是身體語言的敬拜,而應該是從心裏面發出來的敬拜。

世界中存在著兩個陣營,一個是屬神的,一個是屬撒但的。在撒但掌權的日子裏,患難成了屬神的人必經之路。爲義爲主受逼迫的,也要得國。

神是威嚴的,他的威嚴是出自他本身。神是大有能力的,祂是全能,無所不能的神。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拒絕讓神作王,世界就混亂不堪。神在哪裏作王,哪裏就蒙福,就恢復和諧寧靜。

主最大的憐憫是憐憫我們整個的人,就是我們的靈魂與身體,叫我們得救,祂把自己擘開分給門徒吃,又叫門徒分給衆人,叫人吃了得永遠的生命,這是神和基督最大的憐憫。

信徒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隻有神才能看得見,那是一個相交和敬拜的內在生命。神隱藏我們是爲了幫助我們,他是我們的保護。

爲甚麽主不去掉保羅的刺?第一是不叫他過于自高;第二基督要用能力覆庇他,使他的工作更完美。等我們聽了保羅的見證,我們的心也喜樂了,不想再作逃兵。

如果人生沒有認識神,就好像是無根的浮萍、無家的浪子。在地上我們本沒有長存的家鄉,也沒有穩固的居所,因爲我們在地上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但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人,就住在神裏面了。

在神的國裏,不論要進入,要前進,都是有阻力的。因爲撒但還在,他總是凡事與神爲敵。這就是屬靈的爭戰,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神沒有廢棄,也沒有忘卻與大衛所立的約。按照他所命定的時間,應許必得應驗,寶座、王位和國度必復歸原處。但那坐在寶座和配戴冠冕的,將是大衛的子孫,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神的愛激勵我們,我們願意在肉身中在苦難的環境中爲別人活下去,爲主的榮耀活著,也是自己積存榮耀,無論是生是死,總要基督在我們身上照常顯大。

本詩提到神的城,也就是錫安城。回顧錫安的歷史似乎只有羞耻的事,沒有榮耀的事。但是按照聖經的預言,耶穌基督的救恩要從這城而出,主耶穌再來之時要在這城作王,統管全地,于是這城得以稱爲“神的城”。

神的子民呼求神,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之前,他們已然經歷了神所傾倒的怒氣,以及他深深的赦罪憐憫。本詩告訴我們在失敗或遭受懲罰的時候我們該有的出路。

屬基督的人被人恨惡,是因爲與他們不同類,從他們中間出來,不再屬世界,所以世界恨屬基督的人。屬神的人被世人恨惡,證明他所走的路是對的。

神當初用塵土造人,把生氣吹在人的裏面,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這有靈的活人再一次接受基督復活的生命,就成了有神生命的人,像基督一樣。

神的定意是要施恩的。我們若按著神施恩的原則而行時,就能支取神的恩典。從本詩的信息中,就可以看見支取神恩典的原則。

神把祂的獨生愛子生成人賜給了世人,祂雖然取了罪身的形象,但是祂沒有犯罪,祂爲我們而生,祂爲我們而死,祂爲我們復活升天;祂還要爲我們再來。

外邦人進入神的聖城,污穢神的聖殿,摧殘的神的産業,蹂躪神的百姓,其行爲令人髮指,其罪行罄竹難書。詩人寫下這篇哀歌,一是爲了在神面前傾心吐意的哀求,二是爲了給後人留下鑒戒的文字,讓我們儆醒不怠。

神有權將恩典給人,也有權將恩典收回,因爲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因爲以色列人的悖逆,拒絕了耶穌基督的救恩,于是救恩便臨到我們這些外邦人,使我們可以成爲神的兒女。

因爲國家遇到了灾難,聖殿被敵人毀壞,以色列人原先所倚靠的信仰力量幾乎接近瓦解。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詩人鼓勵百姓,要對神懷有信心。

潔淨自己的心,追求聖潔愛主,得益的是自己。挫折、不如意、惡人當道是人生常態。我們要更加儆醒努力追求,不落入其中同流合污。

在平安的時候,口裏承認心裏不信的人也不少。到患難的日子,心裏相信,而口中不承認的也很多。那口裏承認而心中不信的人是不得救的,那心裏相信而口中不承認的人,只有主自己來審判了。

敬畏神的人照樣會遇到讓他們羞愧的事,也會遭遇苦難,遇到煩惱的事。但是神會暗中給信徒够用的恩典,這些恩典只有自己知道,永不羞愧的條件就是要投靠祂。這是詩人一生的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