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 十一月二十二日
屬靈的勇氣,是從聖靈和基督的生命而來的,在人的肉體中只有假冒為善,根本沒有良善。我們的肉體中沒有良善,彼得、保羅的肉體中也沒有,彼得的事我們已經看過,我們再看保羅動了肉體的時候也是失敗的,但他一發覺就馬上迴轉了。保羅回耶路撒冷的時候,猶太人要害他,起了擾亂,千夫長出來鎮壓,把保羅用皮條捆上要拷打,保羅立刻心機一動用羅馬籍護衛自己:「人是羅馬人,又沒有定罪,你們就鞭打他!有這個例麼?」(徒二十二25)
第二天受審的時候,大祭司吩咐人打保羅的嘴,保羅說:「你這粉飾的牆,神要打你!你坐堂為的是按律法審問我,你竟違背律法,吩咐人打我麼?」(徒二十三3)
保羅一看眾人,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他立刻有了辦法,就給他們中間放上一個爭論:「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徒二十三6)於是兩黨大起爭論,會眾分為兩黨。
後來保羅又在腓力斯和非斯都面前受審,他們想討猶太人的好,不按公義審判,保羅心中不服,說:「我要上告於該撒。」(徒二十五11)
保羅在這場戰爭中,處處用了自己的聰明,按人看來保羅是有心機,不受群眾的包圍;但與基督受審相比較就相去太遠了。
等保羅到亞基帕王面前,他從肉體中得了釋放,就不再用自己的智慧,他看有這麼多的人在場,就趁機會為主作見證,傳基督是死而復活的救主。以致亞基帕王說:「你想少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阿!」保羅說:「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都要像我一樣,只是不要像我有這些鎖鏈。」(徒二十六28至29)
活水(二) 十一月二十二日
「以色列從那裡起行,到了比珥,(比珥就是井的意思),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當時以色列入唱歌說,井阿,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的掘的。」(民二十一16—18)
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的時間,他們常是以怨言代替讚美,他們觀看神的作為,卻不信神的大能。但神不灰心,祂知道這些背叛的百姓,終有一天會悔改的。神曾對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這話在他們來到比珥以前,神已經對摩西說了。
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有水喝就發怨言,與摩西爭鬧,在瑪拉埋怨摩西。(出十五22—24),到了利非訂,又因無水爭鬧(出十七1—7),以後在加低斯又爭鬧一次,這次甚至連累了摩西,以致摩西不得進迦南地(民二十2—13),後兩次他們爭鬧的很厲害,因此這兩個地方都起名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
但以色列入第四次沒有水喝,他們不再與摩西爭鬧,這時候他們的首領米利暗死了,亞倫也死了,他們從埃及出來,被數的壯丁(就是二十歲以外的男子)也快要死光了。他們起營前行,要進入迦南地,道路比在曠野更難走,任務也更加艱鉅,大爭戰就在面前。他們經過了火蛇之地,神用掛在桿子上的銅蛇拯救了他們,這時以色列入的心悔改了,他們到了比珥,沒有水喝,他們不再發怨言,不再爭鬧,當他們沒有水喝的時候,他們向神歌唱,禱告說,井阿!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他們頌揚神的作為,井就湧出水來,以色列人終於學會了倚靠神,除了被瘟疫所滅的二萬四千人外,他們的壯丁都像迦勒和約書亞,大有信心,要去得迦南地為業。
今日我們在所行的路上,也常常以怨言代替了讚美,遇有什麼艱難困苦,就先埋怨,沒有先歌唱讚美神,沒有信神叫萬事為我們效力。但神對我們也不灰心,直到有一天,我們也學會了,遇事不再發怨言,只有讚美的歌聲。
保羅告訴我們,「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我們要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我們的心中就滿了喜樂,也不再發怨言,這是神為我們所定的旨意。神的旨意都是絕對可信的,神的旨意就是我們的道路。有患難困苦的弟兄姊妹,請你試試看,當你感謝歌唱的時候,你裡面的井就湧上活水來,滋潤你的干旱,你的心頓時就被喜樂平安所佔據,感謝就代替了怨言,讚美就代替了懇求。
活水(三) 十一月二十二日
神常用我們的頭髮來教導我們,其中有聖靈藉先知所吩咐的話。主耶穌說過我們的頭髮,保羅論過,彼得也論過,摩西的書中也論過,有對女人說的,也有對男人說的。
彼得說:「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彼前三3)這是對女人說的。女人愛美的心特別强,頭髮能加增她的美,多少寶貴的時間,天天用在頭髮上。聖經中論女子的美是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不以外面的妝飾頭髮為美。
保羅說到頭髮,說:「男人若有長頭髮,便是他的羞辱麼?但女人有長頭髮,乃是她的榮耀;因為這頭髮是給她作蓋頭的。」(彼前十一14-15)
保羅說男人和女人在頭髮上當有分別,男人不當有長髮,女人當有長髮。長髮有兩樣功用,一是女人的榮耀,一是給她蓋頭的。
可是現在信主的男人和婦女,多違背了保羅的話,保羅說:「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着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彼前十一5)「你們自己審察,女人禱告神,不蒙着頭,是合宜的麼?」(林前十一13)就是說講道的,禱告的女人,要有長頭髮,又要蒙着頭。
保羅叫講道禱告的婦女蒙頭,並不是隨從當時的風俗。有些地區婦女都蒙頭,直到現在,她們並不是教會中的婦女,保羅不會叫教會的婦女效法當時的風俗,他是出於神靈的感動寫的。他說出長頭髮的理由。「因此女人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林前十一10)天使是服神權柄的,天使是服役的靈,女人也當像天使一樣服神的權柄,頭髮就是她服權柄的記號。
保羅又說:「若有人想要辯駁,我們却沒有這樣的規矩,神的眾教會也是沒有的。」(林前十一16)今天我們不能辯駁神的命令,只有服從神的命令。既然神顧念我們的頭髮,男人,女人都當在頭上榮耀神。
喜樂的心 十一月二十二日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什麼才好呢?」(約十二27)
我們的主所作的禱告常常都是完美的。在即將進耶路撒冷城的前夕,面對十字架的苦難,祂不禁停下來,問自己說:「我說什麼才好呢?」耶穌並不怕死,然而同時祂也有自己的憂愁。祂反復斟酌這件事,思索道,「我是否該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呢?不!」祂不能做那樣的禱告,因為祂知道祂原是為這時候而來到世上的。所以祂就改口禱告說:「父啊,願你榮耀你的名!」這禱告立刻獲得答覆。
如果我們的主,降世為人,掌有祈禱之鑰,仍然得努力克制自己,撇下自己的意思,尋求神的旨意,那麼我們豈敢在禱告的事上隨便,憑著一時的衝動,開口就不假思索地向神求這個求那個呢?讓我們先問自己:「我該說什麼才好呢?」然後再以類似主耶穌那樣的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亦即:願父神榮耀祂的名。這樣我們才能證明並體驗神純全的旨意。
靜夜亮光 十一月二十二日
「祂復活的大能。」(腓立比書三:10)
耶穌的復活是整個基督教的房角石,是我們救恩拱門的楔石。從神聖源頭流出的活水泉流,若要將其描述分析,將可寫成一本巨冊。這源頭來自我們親愛的主,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但是能因擁有復活的生命而與復活之主相交,能因脫離屬世的自我墳墓而看到祂離開墳墓,這是更寶貴的。教義是經歷的基督,但是花比根可愛,因此能經歷與復活的救主相交,比教義本身更可愛。相信基督從死裡復活,為此歌頌,並從這個熟悉的史實和多人見證的事實中獲取所有的慰藉吧!雖然你不能以肉眼見到祂,透過信心之眼,你仍能見到基督耶穌。雖然你不能以手摸到祂,但你有幸能與祂交談,並且知道祂已經復活,如同你已在祂裡面復活並有新生的樣式一樣。認識釘十架的主已將我所有的罪釘死,這是高度的知識。但是知道復活的救主使我稱義,並明白借著祂自己新生的樣式賜我新生命,使我成為新造的人,這是崇高的經歷。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就不應當滿足。但願你「認識祂並祂復活的大能」。
荒漠甘泉樂侶 十一月二十二日 每一天
「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太9:28
我們的神是專門對付『不可能』的神。在祂是沒有『太遲的』。一件不可能的事帶到祂面前來,只要是用完全的信心帶來的,總是有辦法的。
許多生活上、環境上的『不可能』,都是為要叫神得著榮耀。如果在我們已往的生活上,有了判逆、不信、罪惡、不幸,只要我們肯完全降服、信靠、神決不會說『太遲』的。因為神有辦法對付這些悲劇。
常有人說,基督教是惟一能對付人已往的宗教;這話是真實的。神能『將蝗蟲…所喫的那些年補還』(珥2:25,直譯);當我們把環境和自己完全用信心絲毫不留地交在祂手裏的時候,祂必補還我們以前失敗的那些年日。這並不是因著我們,乃是因著祂自己。
神是赦免的神、醫治的神、補還的神、『賜諸般恩典的神』(彼前五章十節)。讓我們讚美祂、信靠祂罷!
--譯自主日學報(Sunday
School Times)
我們有一位神,是專門對付『不可能』的。在祂沒有『太難』。
--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
每一天
Day by Day
每一天所渡過的每一刻,我得著能力勝過試探;
我依靠天父週詳的供應,我不用再恐慌與掛念。
祂的心極仁慈無可測度,祂每天都有最好安排,
不論憂或喜祂慈愛顯明,勞苦中祂賜平安。
我掛慮主願安慰與擔當,祂的名是策士與權能。
祂保護祂的兒女與珍寶,祂熱心必要成全這事,
「你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這是祂向我應許。
每當遭遇患難求主搭救,全靠我主真誠的應許;
我確信主的體貼與安慰,深信聖經應許不落空。
懇求主患難困苦中拯救,平穩與試煉皆由父旨,
我一生年日便如飛而去,直待進應許美地。
人生的旅途中,每天有不同的試煉與患難,唯有每一天,每一刻依靠天父才能得勝試探安享康泰。
這首詩的作者是鮑麗娜(Lina Sandell
Berg,1832-1903, 見六月十八日)。麗娜年幼時體弱多病,她不愛與友伴遊玩,常偎依在父親旁,陪他在書房研讀。父女舐犢情深。
在她廿六歲時,目睹父親墜海溺斃的慘劇後,心碎之餘,她寫了這首詩,表達她對神的信賴和她的生命中有主同在,如孩童一般地單純信靠主,渡過每日每刻。
鮑麗娜被稱為「瑞典的芬妮克羅斯比」。這一類優美的聖詩,促成十九世紀未葉北歐基督教的復興。
這首詩歌由史固格(Andrew L.
Skoog, 1856-1934)譯成英文。他出生在瑞典,十二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史固格祇有六年小學的教育,但他好學不倦,學會了許多手藝和技術。史固格編了七本聖詩集,寫了無數詩班歌曲,著作了許多神學課本。他在明尼亞波利斯城的市政府工作時,出版了一本瑞典文的月刊。他也是一個大教會的主日學校校長。
本詩的譜曲者是瑞典著名的抒情歌王安福達(Oscar Ahnfelt, 1813-1882)。他背著自製的十弦吉他,在北歐各地以演唱民謠方式傳講福音。鮑麗娜說:「他把我的詩歌刻印在聽眾的心扉上。」
當基督教復興之火旺盛時,撒但也起而攻擊。國王卡爾十五世禁止安福達在北歐獻唱和傳福音,他傳安福達前來問話。安福達心中倉皇不安,請鮑麗娜特別為此覲見作一詩。數日後,鮑麗娜將一首新詩交給他。安福達懷揣著新詩、手抱吉他、前赴皇宮,在國王面前唱著:
「是誰以和平在敲你心門?
是誰使傷痛痊癒,令馨香散發?
你的心仍難安寧,世上的歡樂中找不到平安。
你的靈還在渴慕,尋求釋放以得天國的珍寶。」
國王聽後,熱淚盈眶,起身與安福達握手說:「從今以後,你可在我國內隨意獻唱。」
中英文聖詩集參考
英文歌名 Day by Day
頌主新歌(中英雙語) 342
教會聖詩 73
新聖詩 176
歡欣讚美 718
聖徒詩集 464
讚美 303
恩頌聖歌 361
世紀讚頌 88
頌主聖詩 451
青年聖歌II 120
讚美詩(新編)補充本 169
註:「歡欣讚美」詩集為英文版,原名是
Celebration Hym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