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書信系列(1.02)

使徒行傳 15:10, 使徒行傳 15:29, 彼得前書 1:18, 彼得前書 2:20, 彼得前書 4:3


講題:
彼得前書概論(二)


 


三.與保羅書信的關係


這是由考證學或批判學的觀點來看,而否認彼得為彼得前書的作者,因為有人認為彼得書信的教義與保羅的教導太像了。


我們由使徒行傳與加拉太書中,的確看到二人對救恩的見解有可商榷的地方。尤其在加拉太書中,描述保羅與彼得之間的矛盾,即指彼得在猶太人面前表現的軟弱,不與外邦人一同吃飯的事。但回頭看使徒行傳15章,當保羅到外邦人之處傳福音時,遇到一個問題,即外邦人是否要受割禮,因為當時的猶太人認為,外邦人也應該受割禮,以承擔守律法的責任。這事被提到耶路撒冷教會長老那兒討論,彼得說:“為什么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徒1510)故而省略了外邦人受割禮的手續。


有人以為基督教真理得以保全是保羅的功勞,因此當彼得的教義與保羅相同時,就懷疑作者為彼得的真實性。有可能彼得在加拉太書中的軟弱表現,是因為他認識這些猶太弟兄,故而與他們一同吃飯,卻不肯與外邦弟兄一同吃飯。事實上,彼得對基督教真理是非常清楚的,在使徒行傳15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彼得思想的改變,最後由耶路撒冷教會的長老雅各做總結:要“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這幾件你們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徒1529),即不用遵守舊約的割禮和祭祀的手續。至此真理有了明確的合一,證明彼得不需要抄襲保羅,因為他們認識而傳講的是同一真理。


四.彼得前書中信徒受苦的形像


我們在使徒行傳中看到彼得在會堂與希律王手中受苦,他也曾被下在監裡,因此他有受苦的經歷。在主後65年左右,尼祿王的逼迫已到了小亞細亞,彼得書信即在那時寫成。他教導基督徒在逼迫中站立的原則,例如他說不要因作惡受苦,即不要因為行為不檢而遭官府指控,說基督徒都是作惡的;但要為基督受苦。在當時信主是要付代價的,因此為主剛強作見證更有其必要性。


五.寫信地點


彼得在書信中提到巴比倫,可能就是指羅馬而言。他不能明確的說出他所在之地,以免被捕,羅馬即可能是他寫信的地點。


六.受信者


彼得前書11“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這裡即指出了五個地方,彼得託西拉傳信,可能由本都出發,經過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諸省,才回到庇推尼,然後回到羅馬。本都與庇推尼是在同一個省內。信中說出受信者是散居各地的基督徒,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這可以由彼得前書11821043中明確得知。


七.寫信目的


彼得前書的主要寫作目的,是為鼓勵與安慰在受逼迫中的基督徒。彼得說他們受著火樣的試煉,即指他們正受著各樣的逼迫、難處與痛苦。有人問:“為何彼得插手保羅的工作?”我們的答案是:第一,當時並沒有“地盤”的觀念;第二,很可能保羅已經下監,所以由彼得直接安慰與鼓勵當時的受信者。今日仍有很多信徒為主受逼迫,讀彼得前書也使他們間接受到鼓勵與安慰,並重新得力。


八.書信文體與辭藻


有人認為彼得是個漁夫,如何能寫出如此優美的書信呢?首先,說彼得是漁夫就不能寫出優美的希臘文,是過于武斷,當時的人都是操雙語的;其次,彼得可能找了人來幫他執筆,而由他口述。最有可能的執筆人是西拉,因為這書信是託他傳遞的。西拉跟隨保羅同工多年,文學基礎好,真理基礎也好,故能寫出優美的書信。但基本教導是來自彼得,西拉僅是撰寫。


九.重要主題


彼得前書除了教導基督徒如何在受苦中為主作見證外,也有教導以下的課題:聖潔的生活,基督的受苦,神的整個救贖計劃,人生命的改變,神的恩典,聖靈的工作,教會作為神新的選民,屬靈的爭戰。這些課題在以後的課中將逐一講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