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課裡面我要介紹一個很重要的投資,它的回收率是千百倍的。這個投資就是「栽培領袖」。我要為你介紹一個栽培領袖最有效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透過導師和學徒之間的關係去教導、栽培、訓練,而不是一般講課式的教導模式。在學校裡, 老師對學生教課,和今天我透過收音機和網絡對你講課,這都是講課式或是口傳式的教導模式,而「關係教導」是透過導師的現身說法,加上生活的示範和生命的傳遞,把導師的人生經驗轉移給學徒。這是最有效的教導模式。我們將從聖經裡找出這種「關係教導」的根據。這一課的內容十分重要,它將幫助我們放眼未來,超越自己有限的生命。所以領袖必需完全理解和掌握這一課。但是這些內容偏偏又跟一般人的直覺相反。教會領袖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會奮力爭取得到一大群人,而且我們也常常根據參加的人數有多少來評估事工的成敗。可惜,栽培領袖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的栽培對象並不適合一大群人,只有在一小群人裡,或是一對一的關係中,生命力量的傳遞才能最有效地發揮出來。這也是耶穌栽培人才的模式。耶穌在世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投資在栽培十二個領袖上。所以,假如進展良好的話,「關係教導」要比講道式的教導更有效、更容易改變人的生命。我們相信:屬靈領袖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更少數的人身上,就能夠有效地發揮對國度的衝擊力。這一課強調,透過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去達到栽培的果效,而不是那種大型的、輝煌的佈道會和培靈會。在教會裡我們常常看到領袖或是傳道人沒有積極去栽培別人,因為他們害怕失去自己的位置,怕自己不能成為教會裡最有影響力的領袖。他們不想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因為他們害怕會失去權力或是控制。我們已經解釋過,這是因為領袖缺乏安全感的緣故。其實,這些領袖所顧慮的後果不但不會發生,而且後果是跟他們所顧慮的剛好相反。裝備他人的果效我要你想像你現在身處在一個又大又暗的房間裡,在你面前有三根蠟燭,只有一根是點著的,另外兩根沒有點著。這根點著的蠟燭代表你,也代表你在教會裡的領導力。在這個又大又暗的房間裡,單靠這根蠟燭所發出的亮光,不夠照亮整個房間。但是你的亮度就這麼大,你已經盡力了。當你用這根蠟燭去點燃第二根蠟燭的時候,你會發現,第一根蠟燭並沒有因而熄滅,甚至它所發出的光度也沒有減少。當第二根蠟燭被點著之後,你還會發現到另一件事,那就是,實際上這個房間變得更明亮了,或者說,蠟燭的亮度倍增了——這說明你並不需要讓第一根蠟燭燃燒得更熾熱,才能使房子更明亮。這也表示你訓練第二代的領袖出來,不但不會減弱你自己的影響力,反而能使你的事工做的更好,影響力更深遠。好,接著,你又用第二根蠟燭去點燃第三根蠟燭,你會發現第一根蠟燭和第二根蠟燭並沒有因而熄滅,光度也沒有減少,而且整個房間更加光亮了,蠟燭的亮度又倍增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示範,證明不斷的訓練下一代的領袖,並不會削減第一代領袖的影響力,相反的,他整個領導團隊的影響力將會一直倍增。既然如此,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事實上,這是福音傳遍地極的唯一盼望——要在他人身上投資,裝備他人,和我們一同參與服事,這樣,才能快速地將福音傳遍地極。
今天世界各地有很多人都玩圍棋,在中國也很流行。有一個傳說,講到圍棋發明後不久,有一個國王學會了下圍棋,他非常喜歡它,就希望把圍棋這個遊戲的專利據為己有。他就邀請圍棋的發明者來面談,請他參加國王的宴會。晚宴過後,國王對他提出,希望自己能夠完全擁有圍棋的專利。國王答應發明者,說, 他想要得到什麼,就可以擁有什麼。發明者很有智慧,很快就想好自己想要什麼。他打開棋盤,上面有18個橫的方格和18個豎的方格,總共有324個小方格。他指著最邊角的第一個棋格,說:「我希望在棋盤的第一個方格上給我放一粒米。」然後,他指著第二個方格,要求在裡面放兩粒。然後,第三個方格放四粒,下一個方格放八粒,再下一個放十六粒。這樣,每一格都是上一格的一倍。國王聽了大笑——原來這個人的要求竟然這麼少!國王根本就不知道他所要求的到底有多少。那裡知道,當他們一直加到棋盤方格子的一半的時候,米的數量已經大到成天文數字了(超過50位數!),就是他的整個王國的財富都不夠買那麼多的米,國王只得收回他的承諾。這就是指數增長的力量,這也是倍增的奧妙力量。按照一些研究教會增長的學者的統計,今天全世界每一天有大約六萬人歸信耶穌,一個月就有180萬個新基督徒。這樣算下去,很快就成了天文數字,如果教會訓練領袖的速度追不上這個天文數字,後果真是不堪設想。當耶穌吩咐我們去使萬民做他門徒的時候,他所指的就是這個道理。訓練門徒,開始的時候很小,但是會不斷倍增,直到遍滿全地。
耶穌的榜樣
兩千年來,基督教會不是不知道耶穌基督的大使命–要讓萬民都作他的門徒。但是兩千年來,這個大使命在教會裡被淡化了。主耶穌是如何訓練門徒的呢?他就是直接地帶領,也就是俗話說的帶徒弟。他和十二使徒的關係,是真正的師徒關係,可惜我們往往把「使萬民做我的門徒」這個大使命看成是一系列的同工會議或是培靈講座。連許多全職事奉的人,都沒有真正明白門徒訓練是怎麼回事。讓我們從聖經的記載來看看耶穌是如何帶徒弟的。我們先看馬可福音3:13-14「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現在我們再看路加福音6:12「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從這兩處經文,我們看出耶穌首先是歡迎人們來作他的門徒。再從這些門徒中間選出少數人,然後把時間投資在這一小群人的身上。他把一些不完美的人訓練成大有成效的領袖,讓跟隨他的人都在生命中和事奉中結出豐盛的果子。耶穌栽培門徒的方法,從他自己的話裡很生動地表達出來:馬太福音11:28-30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軛是套在耕田的牲口肩上的一根彎曲的木頭。據說在那個時代的軛是特別設計來套住兩頭牛的,一頭老牛,一頭小牛,小牛跟著老牛學耕田,而老牛承擔了大部分的重量,兩頭牛一起工作,一直等到小牛逐漸強壯並且學會拉犁。這個比喻給了我們一幅鮮明生動的導師的圖像。這正是耶穌栽培門徒的方法。
師傅與徒弟
現在我要解釋一下這種栽培門徒的方法。首先我們要清楚明白一些名詞的屬靈定義。
導師的定義:
導師是以關係為基礎,由一個人向另一個人分享並且傳授神所賜的資源,以此加能力給他。導師這個名詞套用中國人的講法就是帶徒弟的師傅。
加能力的定義:
「加能力」 (Empowerment) 這個名詞聽起來好像很深奧,其實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把你的能力賦予,或者說,傳授給他人、就是你的徒弟,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事奉主。傳授能力這裡含義很廣,包括傳授知識,技能,技巧,經驗,也包括樹立威信和自信心,可以說是生命的傳遞。導師的實例:讓我用一個實例來解釋什麼是導師。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奧運會上,出現了一個非常感人的場面。那是發生在男子400米準決賽的過程中,當運動員們聚集在起跑線上的時候,電視廣播員介紹了德瑞克‧瑞蒙德Derek Redmond,他是一名來自英國的黑人選手,他曾經作了22次修復腿部韌帶的手術,那次能來參加比賽,被稱為奇蹟。比賽開始了,只見他跑到175米的時候,忽然舊傷復發,倒在地上,電視解說員宣稱,瑞蒙德因為受傷,退出比賽,鏡頭也轉向那些衝向終點的運動員。忽然間,鏡頭又轉了回來,只見瑞蒙德掙紮著站了起來,他推開身邊的救護人員,繼續往終點跑去,但是每一步都痛苦萬分。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從看台上跑下來,衝進了跑道,這個人就是瑞蒙德的父親吉姆(Jim),也是他的教練和師傅。吉姆在跑道上和兒子緊緊擁抱。只見他跟兒子說了些什麼,兒子點點頭。於是他扶著兒子,兩個人跑完了全程,全場的觀眾都感動得站起來為他們歡呼鼓掌。很多觀眾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我們知道,瑞蒙德的父親就是他運動員生涯中的導師,也在比賽中陪伴他跑完最困難的一程。第二天新聞報導說,當時父親對兒子說,「我們一起開的頭,讓我們一起結束吧」。這就是導師。導師,英文叫「Mentor」。這個字是希臘神話一個神的名,他是一個很出色的師傅。他是他徒弟的良師益友。現在這個字被用來指師傅或導師,更確切一點說,是良師益友。剛才這個場面,非常生動地表現了一個師傅的形象。這正是耶穌栽培門徒的方法。你還記得耶穌復活之後的一幕嗎?話說,耶穌被釘死之後,他的門徒無所適從,也離開耶路撒冷,回加利利重操舊業,打魚去了。但是耶穌沒有放棄他們,約翰福音21章記載,耶穌復活之後,再去找他們,鼓勵他們,激起他們的愛心,要他們繼續跟隨他。像瑞蒙德的父親一樣,「我們一起開的頭,讓我們一起結束吧」。耶穌不愧是最好的導師。這也是神要我們基督徒之間彼此建立的關係—互相造就,互相支持。基督徒的成長不僅依靠神的道和聖靈的感動,也需要互相的支持和建造。而這一課所帶出的重要信息,就是教會屬靈長者必須對未來的領袖加以傳授、支持、建造和帶領。在神的教會裡,應該是我們發展這種師徒關係的最好的地方,就像當年的保羅,巴拿巴和提摩太一樣。我們所說的門徒訓練,不應該只是學到一些書本上的知識,或是參加一些門徒訓練講習班,而是指人生經驗的傳授。最有效的教導方法,就是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係教導」。師傅未必是完美的,但在傳授的過程中,通常師徒雙方都會得益。適當的師徒配對,是一個可以使門徒數目倍增的可靠途徑。所以我一再的鼓勵你,要把你從這門課裡所學到的,去教導別人,訓練別人,你自己會得到最大的益處,別人也會因著你生命的傳遞而受益,神的國度也會因為你的付出而得到擴展。領導與委身那麼,要如何做一個好師傅,把能力傳授給學徒呢?我告訴你,沒有捷徑。好的師傅要完全的委身於傳授能力給學徒。
我要介紹下面三方面的委身,保證能夠有效的把你的能力傳授給下一代的領袖:
1. 我們必須對人委身
在牧養教會的處境裡,我們很容易被參加聚會的人數所吸引,以為人多就好。我們常常有這樣的軟弱,就是用出席的人數來衡量教會各項活動的成效。我們應該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帶徒弟的目的。帶徒弟不是為了眼前增加幾個替你做工的同工,而是在於逐代師傳的倍增效應。我們必須讓接受訓練的人感到我們重視他們這個人,而且對他們這個人委身,並不是委身於一個項目。我們必須愛護他們,並且以他們的最高利益為前提。新的領袖不可能在一大群人的聚集中被栽培。我們必須付出時間精力與他們分享生命,個別地栽培他們成為領袖。弟兄姊妹,請你留意你的周圍,誰是你可以指導或裝備去服事的人?你願意像耶穌對他門徒一樣,投資在他們身上嗎?
2. 我們要對完成整個過程委身。
領袖的建立不是一套課程,上完課就結束了。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包括許多細節, 我們對每一個細節都要細心設計,執行,帶領。帶領學徒的過程必定有起有落。我們不要急著要求成效,必須退一步,清楚判斷他們所處的成長階段,以及能夠採取哪些步驟來幫助他們成長。我們必須要有分辨力,從宏觀的角度來瞭解他們的生命。不要太重視眼前的得失,而要看長遠的果效。我們要對完成整個栽培的過程而委身。弟兄姊妹,請問你應該採取哪些步驟去培訓你的學徒?你有沒有一套長遠的培訓計劃?
3. 我們要對幫助他們達成最終的目的而委身。
我們的委身,必須是以讓學徒達成最後目標為終點。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幫助他們實現雙方當初一起設下的目標。就像神必定會在我們的身上完成他所開始的美好工作一樣(腓1:6),我們必須看見徒弟最終將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必須慇勤不懈地對他們委身。有的時候,一個師傅或者教練對徒弟的潛力看得比他自己還清楚,因此可以對徒弟定出目標。在訓練和培養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阻力,影響學徒的情緒和信心。這時候,做師傅的就要保證使他不動搖、不偏離自己的目標,必要時還要推他一把。當徒弟最終到達自己的目標的時候,一定會感謝師傅在關鍵時刻給他的督促和推動。
弟兄姊妹,請問你和你的學徒有沒有一個共識,到底你們要完成什麼目的呢?約翰福音15:15 「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馬太福音28:18-20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訓練領袖的過程作為一個教會領袖,最大的成果就是帶出了一批人或是徒弟。教會的領導人員不大會大批大批的產生,通常是一個一個帶出來的。領袖訓練的課程通常會包括一些大班的課程和講座,但是這不能代替使用言傳身教的個別栽培。要是我們都能像世界出名的大佈道家葛培理牧師那樣,一次就能向上萬人講道,那不知該有多好。可惜我們不可能都像他那樣,但是我們都可以盡心去輔導和帶領一兩個人,投資在他們身上,這樣,週而復始,教會的領袖必定倍增。下面我要提出師傅帶徒弟的個別訓練的5個步驟,其實我在第十八課已經稍微講過,現在多加一點解釋。
步驟一:示範
我們培養新人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要自己做出榜樣。開始的時候,先由導師來做,徒弟在旁觀看。要確保徒弟有機會看到整個過程。太多時候,導師從任務的中間部分開始做,讓徒弟感到迷惑。如果徒弟能正確而完整地看到任務執行的全部過程,從頭到尾的次序,這個過程就起到示範作用,供徒弟模仿。
步驟二:指導
導師要指出方向和具體要求,並提供各方面的幫助。要有清晰的溝通,讓他明白自己的目標和使命,以及可以利用的條件。在這個步驟中,導師繼續執行任務,徒弟則從旁協助。這樣,徒弟就有機會參與任務。在執行的過程裡,導師不僅要解釋做事的方法,更要解釋做事的原因。在整個階段裡,雙方應該會有很多的溝通。
步驟三:督促
放手讓徒弟去實踐,仔細觀察徒弟的工作,必要時提供意見和建議,在容易忽略的事情上給於提醒。在這個階段,導師和徒弟調換位置。由徒弟來執行任務,導師則從旁協助和糾正。在這時給徒弟正面的回饋及鼓勵是非常重要的。這會使徒弟不斷地勇於嘗試和改進,以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言放棄。通過一起工作,培養協調性。徒弟一旦瞭解過程,就要求他重新向你解釋一遍。這麼做能夠幫助鞏固他對整個過程的記憶。
步驟四:激勵
到了這個階段,導師就能完全卸下這個任務,把責任交給徒弟。導師這時的任務,就是要確保徒弟擁有執行任務的知識,以及不斷鼓勵徒弟進步。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導師必須陪伴徒弟,直到他成功為止。這會激勵徒弟不斷地去改良整個過程。
步驟五:倍增
一旦徒弟對任務勝任有餘,下一步就是讓徒弟自己成為導師。身為教師的都會知道,要掌握一門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教導這門知識。在新的領袖能有效處理任務以及帶領人以後,導師就可以功成身退,接著去處理更重要的發展任務,這就是領導人的美妙之處。這就是我在今天的課程一開始就說到的,當你用一根蠟燭去點燃另一根蠟燭的時候,你不但沒有損傷第一根蠟燭,反而還得到了雙倍的光亮。這就是導師傳徒弟的原理。領袖將他們的時間和見識投資在新興起的領袖身上,借而將他們的能力倍增。這個過程起初會顯得很緩慢,但是它的成效必定以倍數增加。這是最明智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