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課我們講到優先次序對領導作決策的重要性。我們談到如何按照優先次序去帶領、規劃、決定。我特別介紹了管理學裡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就是80/20的規則,在日常生活上和在教會管理上都非常的管用,希望您好好學習應用,在神所給你每天很有限的時間內,規劃您的優先次序,善用神給您的資源。現在我們要講第九課,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領袖與人際關係。在這一課裡我要讓你看到人際關係是教會領導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要先從聖經的教導來學習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我們也要學習耶穌和保羅的人際關係。我會教你如何在人際關係上操練屬靈的帶領,使你懂得用屬靈生命的力量去影響他人,而不是用你職位上附帶的權柄去轄制人。
這一課的主題經文是彼得前書5:2-3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領導和領導力畫一個等號,以為領導就是領導力,或是做領導人就自然有領導力。但是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領導是一個職位,是組織裡給帶領人的一個工作任務。而領導力是一種才能,是具備帶領人完成任務的特殊能力。領導人不一定有領導力。沒有領導力的領袖只能靠他的職位所賦予的權柄去要求人做事,事情也許會做好,但是人際關係會很緊張。這種領袖只在乎事情有沒有做好,而不考慮人的感受,結果會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用職位的權柄去要求人做事,使人不得不作,但作得很不心甘情願,結果不但將會事倍功半,而且做事的人不能持久,終會對事對人發生厭煩,最後會離開領導人。有領導力的領導都知道一個事實,就是人比事重要,關係比方法重要。教會裡更是如此。所以我們今天要談到屬靈領袖與人際關係這個課題。
「關係」與基督教的信仰
首先我們要從三方面來看「關係」在我們基督教信仰上的重要性。
1.從神的屬性上看關係的重要–我們所敬拜的神在本質上是一位關係的神。他雖然是獨一真神,卻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之間保有密切交通與交誼的關係,彼此交談、討論、瞭解、認識、相愛、相榮。三位雖然有其個別的特性,卻是分不開的;三位之間有永遠堅立不變的關係。三位在本性上雖然是完全同榮、相等、平等的,但在行政上卻有不同的次序,父神列於第一,聖子列於第二,聖靈列於第三。神的工作在基本上是三位一體的共同工作,但在工作分配上卻各有所分;聖子由聖父所差遣而道成肉身,聖靈由聖父、聖子差遣來為聖子作見證。三位之間雖然有微妙難測的互動關係,但基本上使我們體會到我們的神是一個「關係」的神。
2.從創造上看關係的重要—神在創造的過程中,第六天創造人,聖經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記1:26)。神創造其他動物, 使它們各從其類,這些動物不可能認識神、瞭解神、與神建立任何關係,因為它們沒有神的形象。但是神用自己的形像造人,是要人能認識他,瞭解他,與他交談、與他同行、與他建立親密的關係。27節又告訴我們,「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不只造一個人,他造男又造女,聖經還解釋為什麼神要造男又造女。在創世記2:18說:「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神認為人獨居不好,神要人群居,他祝福人,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1:28)。神要人與人之間彼此建立關係、互相幫助、一起合作管理神所造的萬物。
3.從神的誡命上看關係的重要—當神呼召亞伯拉罕出來的時候,特別這樣應許他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除了給亞伯拉罕個人祝福之外,神特別要別人因他而得福,這是指人與人之間要有彼此受益、互惠的關係。神在西乃山向以色列人頒佈十誡的時候,也特別重視關係。第一誡到第四誡針對人與神的關係,第五誡到第十誡針對人與人的關係。簡單地說;保持與神、與人都有正確的關係,就是守了誡命。在新約聖經裡,有一個律法師來問耶穌,哪一條誡命是最大的誡命? 耶穌這樣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22:37-40)耶穌這句話也清楚地讓我們看到關係的重要,最大的誡命是愛神,與神建立美好的關係,第二大的誡命是愛人,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說, 基督教信仰是一個重視關係的信仰。當然, 我們今天這一課要強調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或是人際關係。約翰在他所寫的約翰壹書4:20提醒我們說:「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所以屬靈領袖要學會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有效地帶領神在地上建立的教會。
聖經對人際關的教導
像前幾課一樣,我們要先從聖經裡找出一些和人際關係有關的原則和教導,好讓我們從其中學習一些功課。
1. 耶穌如何看人際關係我要和你查考馬可福音第五章1-20節,從這段經文裡, 我們要來探討耶穌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我們要看看到底耶穌重不重視人際關係。這裡講到一個被鬼附的人被耶穌醫治的故事。這個人被鬼附,表示他與神的關係完全斷絕了,反而與魔鬼建立了關係。他獨自住在墓塋裡,表示他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失去了,孤獨一人,受盡折磨。撒旦工作的目的是要破壞人跟神的關係和人跟人之間的關係。耶穌來了,是要擊敗撒旦的詭計,恢復這些關係。我們在上面說過,神創造人是要人跟神之間有密切的關係,也要人跟人之間有美好的關係。但是當魔鬼陷害人, 引誘人犯罪之後,人跟神之間的密切關係就喪失了;所以, 當神在園子裡行走的時候,本來亞當應該和神一起行走的,但是他卻藏起來了。不但這樣,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也破壞了;該隱與兄弟亞伯在田裡,本來按照神的意思,他們兩人應該一起「修理看守」田地的,但是該隱卻「起來打他的兄弟亞伯,把他殺了。」所有的關係都被弄得一團糟了。耶穌來, 是要恢復這些美好的關係。當這個被鬼附的人遠遠看到耶穌的時候,他裡面的鬼知道今天難逃厄運,就跑去向耶穌跪拜,希望耶穌網開一面。他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這句話在原文是這樣說:「What to me and to you?」(什麼於我和於你?),意思是:我和你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撒旦知道它和神之間的問題, 整個關鍵是在於關係上,它不願意接受受造者和創造者的正常關係,所以, 就關係這個問題向耶穌提出了質問。當然,耶穌和撒旦之間沒有任何友善的關係可言,但是,耶穌所關心的是被鬼附的那個人,他本來應該跟神有美好的關係,也應該跟人有良好的關係,卻被撒旦把這些關係給破壞了。所以耶穌要魔鬼離開這個人。魔鬼對耶穌一再央求,最後, 耶穌不惜犧牲兩千條豬的價值去換取這個人的自由,恢復他跟神和跟人的關係。當魔鬼離開之後,這個人希望能跟從耶穌,但耶穌不許,耶穌要他回家,到他的親屬那裡,恢復他的人際關係。最後,20節告訴我們,這個人也跟神恢復了關係,他到處傳揚耶穌,為神作見證。從這件事上,我們清楚看到耶穌對關係的重視。
2.耶穌在人際關係上的典範很明顯的,沒有人像耶穌那樣,以身作則,在待人接物上樹立了最好的人際關係的榜樣。他無論到什麼地方,總有一大堆人跟隨他。為什麼呢?因為耶穌關愛他們,每當耶穌遇見人們,他就服事人,造就人,幫助人,在身體上,感情上和靈命上滿足他們的需要。如果我們好好觀察耶穌的事奉生活,我們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在人際關係上特別強的屬靈領袖。他甚至能夠跟那些敵對他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耶穌常常責備法利賽人假冒為善,當面指出他們的罪惡,讓他們很難堪。耶穌在宗教的教義上也跟法利賽人格格不入,特別是在守安息日的看法上,有好幾次跟他們發生過直接的衝突。所以, 這些宗教領袖都把耶穌看成眼中釘,要想辦法除掉他。但是, 另一方面我們卻發現, 其實, 耶穌也很關愛法利賽人,跟他們相處得挺好的。在約翰3:1記載,有個上了年紀的法利賽人, 名叫尼哥底母,他在夜裡來拜見耶穌。聖經特別指出這個法利賽人是作官的,以他的年紀和他的官職,他大可提出要求, 召見耶穌,讓耶穌來找他,但是他卻願意親自來見耶穌,可見他對耶穌有好感,也可以說, 因為耶穌很有親和力。那麼, 耶穌怎麼對待他呢?耶穌沒有因為他是法利賽人就認為他是 「天下烏鴉一般黑」,而去責備他。耶穌看出他的誠意,就心平氣和地向他傳福音,希望他能重生得救。可見耶穌的人際關係非常好。路加福音也至少有三次提到法利賽人請耶穌到他們家裡吃飯(路加7:36; 11:37; 14:1)。如果耶穌不得人心,不能好好與人相處,看到人就責備,那麼,這些宗教領袖怎麼可能請他吃飯呢?
3.保羅在人際關係上的典範除了耶穌之外,聖經裡還有另外一個屬靈領袖,也十分重視人際關係,他就是保羅。保羅雖然是個完全理性的宗教哲學家,他卻同時也是一個極其重視人際關係的領袖。從腓利門書裡讓我們看到,保羅雖然身為使徒,在教會裡有相當的權威和權柄,但是他不用他的權柄去轄制或是命令信徒,而是用他的愛心去感化、說服信徒順從他的帶領。當他要求腓利門接納曾經逃走的奴僕阿尼西母的時候,他是這樣滿有愛心的對腓利門說:「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說、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賬上.」你看,保羅這樣講話,如果你是腓利門的話,你敢不聽嗎?可見保羅在人際關係上多麼有技巧!下一課我們會細談人際關係的技巧,我們這裡就暫時不講。如果你好好查考羅馬書16章,就知道我對保羅的人際關係的評價並沒有言過其實。在這一章裡面,保羅至少提到了33個人的名字—其中有24位住在羅馬,9個住在哥林多。我們都知道,保羅花很多精力和時間在羅馬書中發表他的神學思想,可以說是寫出了基督教的信仰宣言;影響了整個基督教信仰。但是在這麼重要的文獻的最後一章,書信結束之前,他竟然列出一大堆人的名字,向他們問候。他對人的關心可想而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見, 保羅對人際關係的重視並不比對神學教義的重視遜色。你要知道,保羅在這之前從來沒有去過羅馬,當時也不像今天有快速的通信科技和管道,保羅能夠個別認識這麼一大堆人,真是談何容易?要不是他平時關心人,樂意幫助人,服事人,他怎麼能夠記住這麼多人的名字?怪不得他能成為基督教歷史上最受尊敬的屬靈領袖。
領袖如何對待人,取決於他如何看自己
現在我們要花點時間來重溫一下聖經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路加福音10:30-37)。耶穌在回答一個律法師所提出的「誰是我的鄰舍」這個試探性的問題的時候,講了一個故事。他講到有一個人在路上被強盜搶劫,打得半死。不久,有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相繼路過,看到這個受重傷的人痛苦的躺在路邊,奄奄一息,但是這兩個宗教領袖卻沒有停下來,視若無睹的從他身邊走過去,很可能他們都在趕路要去參加宗教活動呢!過不久,有一個撒瑪利亞人也路過這裡,他看到那個受傷的人,就動了慈心,停下來幫助他,為他包裹傷處,看護他直到康復。講完故事,最後耶穌反問律法師:「誰是那個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耶穌講這個故事,主要是教導我們,關係和服事並不限於你身邊的朋友圈子(路10:36-37),而是包括所有需要你關心的人。耶穌讓我們看到人際關係比其他事都重要,甚至比舉行許多宗教活動更為重要(太5:23-24)。耶穌還教導了以下的真理, 那就是:你自己如何看自己,就會如何對待別人。或者說,你對人的態度取決於你自己的定位。我們如何看待別人,取決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本質和動機。生活中也是這樣。比如說,主日早晨我來到教會參加聚會,如果我是來參加敬拜的會眾,我會觀察一下教堂裡座位的安排,然後找個聽得清、看得見的好座位坐下。但是,如果我是來作講員的,我就不會從一個聽眾的角度來看會場的安排,而是從講員的角度來觀察會場的設備。我要看看燈光、音響等等設備的功用,講臺離會眾多遠,講臺的設置有沒有特別需要我注意的。你看,我究竟是以聽眾或者講員的角度去觀察會場,完全取決於我當時的角色。所以我認為,在好撒瑪利亞人這個故事裡,強盜,過路的兩個宗教領袖,和那個好撒馬利亞人對待那個受重傷的人的態度都不同,是因為他們的動機,追求,生命的目標都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來分析這三種人。
第一種人:強盜這種人專會利用人、操縱人、把別人看為他們欺負、剝削的對象,因為他們的人生哲學就是:你的就是我的。可悲的是,這樣的領袖還真不少,他們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好的領袖應該是動員人,而不是利用人。神喜悅的領袖們,傚法基督的領袖們,有服務精神的領袖們,都不應該是這樣,利用或操縱別人為自己謀利;而懂得激勵、動員別人的領袖則是達成互惠,獲得雙贏,讓別人和自己都能夠經歷神,榮耀神,成長為神所以喜悅的人。但是這故事裡的強盜,看那個受傷的人為自己的獵物或是戰利品,任意魚肉剝奪。這種領袖就像馬太24:48-51所形容的惡僕人一樣,當主人回來的時候,將會受主人重重的懲罰。
第二種人:祭司和利未人那兩位宗教領袖,向來是奉公守法,覺得這個受傷的人可能是犯了甚麼罪,才會受到神的懲罰,是罪有應得;他們自以為聖潔,不能隨便去碰那個受重傷的人,萬一那個人死了,會連累到自己不潔淨的;他們也認為停下來管這件閒事會為自己添不少麻煩,所以就決定躲開省事。他們自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把別人看為該避開的麻煩。他們的人生哲學是:我的就是我的。在教會裡,我們有時候也會看到這種領袖。他們缺乏同情心,把弟兄姊妹的問題看為閒事,管了只會為自己添麻煩;遇到弟兄姊妹的問題,就假裝看不到,聽不到,不聞不問。這種領袖就像以西結書13:3所形容的那些以色列中的宗教領袖一樣,「他們隨從自己的心意、卻一無所見。以色列阿、你的先知好像荒場中的狐狸.沒有上去堵擋破口、也沒有為以色列家重修牆垣、使他們當耶和華的日子、在陣上站立得住。」這些對民眾的困境視若無睹的領袖,神的手必攻擊他們(3:9)。
第三種人:撒馬利亞人他向來受猶太人的歧視,知道被人遺棄的痛苦,當他見到那受傷的人的時候,就能體會他的痛苦,也能感同身受,這種領袖把他人看為是自己可以關愛的對象。他們樂意幫助人、與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他們的人生哲學是:我的就是你的。這種領袖就像馬太25:34-40所形容的那些「綿羊」,把善事作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他們必承受神的國。身為屬靈領袖,我們在事奉中將會面臨這三種挑戰:利用群眾,避開群眾,關愛群眾。我們往往會因為受到試探而採取前兩種反應,利用群眾或是避開群眾。請千萬記得,神呼召我們當領袖,是要我們和群眾建立美好的關係,我們應該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才能得到他們的心。他們才願意追隨我們。好,讓我們歸納一下:在教會裡,有多少弟兄姊妹願意追隨你,這取決於你如何對待他們;你如何對待弟兄姊妹,取決於你對自己的定位。請你問自己,上面所提的三種領袖,你把自己定位在那一種呢?讓我再用今天的主題經文勉勵你:彼得前書5:2-3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