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蘭人以為耶和華是山神,故將戰場從撒瑪利亞改到亞弗平原。但是以利亞卻預言耶和華在平原同樣可以施展大能,為的是使亞哈和以色列人「知道耶和華是神」。
Category: 歷史書
以利亞的情況是靈裡低沉,身體疲累;神的溫柔卻是,給他預備食物和水。
神在巴力掌權的地方工作。神使以利亞的信心增長,可以面對前面的挑戰。
以利亞其人—聖經沒有記載他父親的名字,也不知他的家鄉提斯比在何處。他突然出現,宣告神的話—不降露,不下雨。
以利亞和以利沙被稱作「沒有著作的先知」,但他們的生命却爲後世留下深遠的影響。
敘事文體的其他文學元素還包括:重複、觀點、轉述引語和間隔等。
聖經敘事,通常由全知的敘事者用第三人稱的觀點來敘述,但也常用別的方法來表達其他人的觀點。
一個緊凑的故事,通常按照架構來發展情節。架構必須有個中心,這中心也許是試驗,也許是衝突。
在敘事文體的文學元素中,故事的情節是按照整體性、連貫性、强調性來安排組合的。
敘事者對於人物的描繪,幫助讀者完整的認識一位單純的人物,或局部的暸解一位複雜的人物;提供我們對這位人物外在的印象。
藉著一般化的叙述,生動的向讀者呈現出故事的背景,使讀者能够深深的認識到故事的人物及情節。
敘事文體是聖經的一種文體,也就是我們說的講故事。敘事者(作者)要藉著講故事,在讀者心中產生共鳴。
敘事文體是聖經的一種文體,聖經敘事通常由全知的敘事者用第三人稱的觀點來敘述。本系列從列王記上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的故事, 來示範敘事文體的釋經。
我們雖不完全,神也可以使用我們。但千萬不可停留在個性破口中,要盡心改變,使自己越來越像主耶穌。
士師時期,以色列人跟隨的是世界文化,以至於宗教背道,道德敗壞。
利未人事件引起十二支派內戰,死人數萬。便雅憫人極其驕傲,最後慘敗。
不要被偶像綁住,操縱一生。靠神的靈可以除掉偶像,得以自由。
約書亞去世以後,以色列人自己以為恰當的事,跟隨的是世界文化,可稱為以色列人的黑暗時期。
參孫的事蹟是今日基督徒的借鑑。這個世界試探非常多,必須儆醒。
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
參孫雖然不完全,但神用他拯救以色列人;他的失敗是我們的儆醒。
非利士人從地中海進入迦南地,是以色列人的死敵,跟以色列人長期爭戰。
信仰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神使用耶弗他拯救以色列人,神也同樣會使用我們。
睚珥是瑪拿西的子孫基列人,做以色列士師二十二年。士師耶弗他靠著耶和華攻取二十座城,欺壓以色列人十八年的亞捫人被制服。
惡人的年歲必致減少,追求邪惡的必致死亡。亞比米勒多處作惡,因而遭到神對他的報應。
基甸曾是謙卑的信心之英雄,但在造以弗得事件中導致以色列人背離神。我們應從基甸的故事得教訓,要隨時儆醒。
基甸軟弱乏力,信心不堅,一再要求神印證。神滿有恩典與忍耐,在羊毛和露水上一一應允基甸,讓他知道神的能力臨到他。
以色列人不良循環又開始,他們不聽從神的話,受到米甸人的欺壓,呼求耶和華。神差遣基甸去拯救以色列人。
底波拉知道神的旨意,但需要團隊去執行,巴拉也願意聽從她,這是一個很美的團隊服事。
以色列人悔改呼求耶和華,神就興起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以笏拯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