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 六月十九日
世上的贫穷人,他们的贫穷成了他们的重担;但是世上的富足人,他们的富足也是他们的重担;富足的重担比贫穷的重担还要大。世上没有家的人,以孤单为苦;但是那些有家的,又以家室为苦;有家所受的苦,比没有家所受的苦还大;所以世界上并没有真的幸福。惟有在基督里的人,在各样的环境中都有平安喜乐;基督不但是人将来的福气,也实在是今日的福气,可是我们常是近视眼,看不见基督是我们的至宝,只在地上东抓西抓,抓来抓去,结果是捉影捕风。虽然富有经验的所罗门主留下了自己的经历,约伯也留下赤身出于母胎也以赤身归回的见证,但世人仍然不肯相信;世人不相信他们的话,但信主的人也是不信,和世人一样天天以地上的事为念;世人以为乐的我们也乐;世人以为苦的我们也苦;因此信主的人和世人并没有多少分别。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见证,基督没有在我们里面,所以基督也不能披戴在我们外面。
神的旨意是叫属祂的人在地上与世人有分别,脱离 上的一切捆绑,在基督里过自由得胜的生活;不作罪孽的奴仆,不受肉体的辖制,在基督里有丰盛的生命与葡萄树紧密联合在一起,因基督而多结果子;神不是向少数的人这样要求,乃是向每一个在基督里的有此愿望。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12)“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林后6:17)
活水(二) 六月十九日
最大的奥秘。
基督是神的儿子,在神的家中,神国里是在第二位,除了父就是子,最奇妙的是,祂来到世间穿上了人的身体,成了一位有肉体的神人。父神是灵,无形、无像,充满万有,基督成了有形体的神,祂在地上的时候有人的形体,祂升上了高天,仍然带着复活改变的形体升天去了。约翰在异象中看见,“有一位好像人子的,身穿长衣……”(启1:13) 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后,改变了祂降世以前的形体,祂成为有人形体的神子。这是一件极大的奥秘。就是无形无象的神,变成有形有象的神。
而我们是人,是有形有象的人,因着基督从死里复活释放出来的生命,成了有神生命的人,基督的灵重生了我们,我们在身体得赎的时候都要改变和基督相似,在神的家中随基督之后,又生了许多众子,就是所有信主耶稣基督的人,从主耶稣复活到祂再来,这期间神所生的众子。但我们的生命在万古以先早已在基督里面了。
我们将来所要得着的形体乃是与基督的形体相似,主耶稣的父就是我们的父是我们的神。这众子要成为天上圣城新耶路撒冷,神众子聚居的地方,神也住在其中。这是真实的奥秘,在不久的将来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就全实现了,这圣城耶路撒冷就是教会。
圣经上又用新郎与新妇来比喻基督与教会的关系。这不是指一个信徒与主的关系,乃是全教会与主的关系。全世界只有一个教会,这整体的教会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就是羔羊的妻,到基督再来的时候要婚娶教会,如今教会等侯主来,如同妻子等侯丈夫,基督爱教会也如同丈夫爱妻子,基督是用舍命的大爱,爱了教会,这也是极大的奥秘。
“基督是教会的头;祂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因我们是祂(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身上的肢体。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23,
25-32)
今天我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与基督,与基督合而为一,成为一灵,也是成为一体,我们住在主里面,主也住在我们里面,这也是极大的奥秘。等到主来的时候,神的奥秘都成全了。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号发声的时候,神的奥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传给祂仆人众先知的佳音。”(启10:7)
喜乐的心 六月十九日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73:25)
我们当全心全意地爱我们的主。关于这点的重要性,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神所盼于我们的,就是这个。祂不愿意与其他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分享我们的心。即使祂可以得到最大的一份,祂也不能满意。祂要我们全心全意地爱祂。
神不能容忍竞争。我们的一切都必须全献在祭坛上,这是基督徒得属灵能力的秘诀。一旦活祭献在坛上
— 不,等最后一份祭物都呈上了 — 火就从天而降。没有祭坛,就不会有属天的灵火。不管我们对基督的十字架在理智上的领悟有多深,不管我们是否时时在谈论主牺牲的爱,这些都不能给我们带来圣灵的能力。唯有当我们本着爱,甘心情愿地把一切都献在祭坛上,圣灵的能力才会临到我们。
静夜亮光 六月十九日
“良人属我,我也属祂。祂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我的良人哪,求祢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的时候,祢要转回,好像羚羊,或像小鹿在比特山上。”(雅歌2:16-17)
圣经中若有任何喜乐的经节,无疑的这是这节:“良人属我,我也属祂。”这经节是安详、充满信心、洋溢着喜乐与满足的。这经节也提醒了我们,祂在到客西马尼园以前所说的:“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14:27)“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让我们再次摇响银钟说:“良人属我,我也属祂。祂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虽然环境是美丽可爱的,但却不是一片阳光普照的土地,地上尚有一阴影。天空中有一片云,在美景上投下一阴影。“等到天起凉风,日影飞去”。“比特山”的另一名称为“分隔的
山”。对我所爱的人,任何分离都是苦涩的。虽然你不怀疑自己的救恩,你知祂属于你,但是你尚未与祂一同坐席。切勿让疑惑之云遮蔽“你属祂、祂也属你”的信念。
荒漠甘泉乐侣 六月十九日 擘开生命之饼
“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赛28:28)
我们没有在主的手里被摔碎以前,主不能用我们来做世人的粮食。‘作饼的粮食是用磨磨碎’的。多少时候,主给我们的经历是痛苦的;但是我们的痛苦能使别人的生命得福,那末我们所付的代价,也不算太大了。 世上最可爱的东西,往往是从眼泪和痛苦中得来的。--密勒(J.R.Miller)
神已经派定我做祂选民的粮食,如果这粮食必须经过狮子牙缝的磨碎才能喂养祂儿女的话,我还是感谢赞美祂。
--意内息斯(Ignatius)
世上的英雄,医界的伟人,差不多都是由贫乏、患难、不幸,促成的。因为借着苦难,才会生出毅力和忍耐来。
父亲的那只旧挂钟能摆动的原因,就是因着下面有重量。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暴风的力量,来催进船只的进港。这就是说:神往往利用人的反对,来激进信徒的信心和工作。
圣经上最光荣的人物,都是先被磨碎、压伤,然后才成了他人的粮食。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是因为他的苦难最多,顺服也最多。雅各也曾遭受过不少难忍的磨炼。约瑟必须做过波提乏的仆役,坐过埃及的监狱,才能得到宰相的高位。
大卫在山上像鹧鸪般被人追逐-又疲倦,又痛苦,至终却成了全国的粮食 保罗如果没有受过鞭打和石击,也决不会成为该撒家的粮食。他是为王家作磨碎的细粉。亲爱的读者,如果神命定你受特别的试炼,当知道在祂的心中,已经给你留着一个特别的地位。--选
擘开生命之饼
Break Thou the Bread of Life
擘开生命之饼,充我灵饥,正如海滨当年,引众归依;
愿努力查经,见主圣颜,寸心迫切思慕,生命之言。
明示永生真理,使我遵循,正似当年祝饼,加利利滨;
从兹锁链脱身,束缚无存,真理赐我自由,安乐永恒。
主乃生命之饼,使我存活,主圣言及真理能拯救我;
求主常赐灵食,时时同在,教我爱主真理,因主是爱。
求主差遣圣灵感我内心;开我心灵眼睛,使我看清;
指示我诸真理在主圣书,因此明白启示,得见恩主。
自1873年起,每年夏季在纽约西邻的巧得魁(Chautauqua)湖畔,有许多夏令营及学术讲座在此举行。 1877年营地的主任–卫理公会范森会督(Bishop
J. H. Vincent)请他秘书赖柏丽(Mary A. Lathbury, 1841-1913)为圣经研讨大会的主题歌作一首诗,并请萧文(William F. Sherwin, 1826-1888)谱曲,因他们刚合作写了一首广受欢迎的圣诗 --“黄昏敬拜”(Day Is Dying in the West)。
一个晴朗的夏日,赖柏丽独自在风景秀丽的湖边读经,读到耶稣分饼使五千人吃饱的故事,联想到耶稣是生命之粮,就执笔写了这首诗。 因首句“擘开生命之饼”,后人常在圣餐时用它作擘饼诗歌,其实这是一首夏令会的经文圣诗。
赖柏丽也因这首诗,被称为“巧得魁的桂冠诗人”。
赖柏丽出生于纽约,父亲及两个兄弟都是卫理公会的牧师。 她是一位职业的艺术家,曾执教于艺术学校,并在市立图书馆及教会的文艺事工上服务。 1875年起,她有六个夏天,都参加巧得魁营地的工作。 1885年,她发起“青年向上运动”(Look-Up Legion),定下四规条:“看上不看下,看前不看后,看外不看内,助他人一臂”,后来又加上一条“奉主的圣名”。
1875年格兰特总统(President Grant)访问营地时,她作“欢迎歌”。 1876年庆祝美国建国一百周年纪念时,她作了一首“当扬声,扬声歌唱”(Lift
up, Lift up Thy Voice with Singing)。 她曾担任卫理公会联合主日学会刊物的编辑。
萧文是浸信会会友,十五岁时就读于梅逊的波士顿音乐学院,1874年起任巧得魁会堂合唱团指挥,达十四年之久,并编辑音乐杂志及主日学刊物。
中英文圣诗集参考
英文歌名 Break Thou the Bread of Life
颂主新歌 241
颂主新歌(中英双语) 241
教会圣诗 389
生命圣诗 164
新圣诗 87
欢欣赞美 413
圣徒诗集 688
圣诗 220
台语圣诗 182
赞美 187
恩颂圣歌 229
世纪赞颂 266
赞美诗(新编) 165
校园诗歌II 112
注:“欢欣赞美”诗集为英文版,原名是
Celebration Hym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