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有聲靈修


活水  
七月二十九日

  小孩子生下來就會吃奶,滿了一歲就會走路、會說話,漸長會讀書,手中滿了技巧,這一切都是人的本能,學習不過是啟發他的本能。若是一隻狗,無論如何學習也不能使它會說話,使它會讀書,使它會算帳。人會犯罪也是人生命中的本能,不是學的會犯罪,不良的環境是給人更多犯罪的啟發和機會,罪是結合在人的生命中,所以若不除滅犯罪的生命,人就不能脫離罪。

  世上的人不論紅、黃、黑、白、棕,本能都是相同的,犯罪也是相同的。這證明人都是從一個始祖的生命中下來的。人若是有第二個始祖,生命的系統不同,本能的表現就不同了。但神在人的生命之外接上了神自己的生命,這生命就將我們與世人分別出來了,從我們接受了神生命的時候起,我們就開始與世人不同。因為生命的不同,生命中的表現也就不同了。我們也藉著學習啟發神生命中的本能,就是行善。

  從前人學習聖經,聖經的功用是把人都圈在罪中,叫人藉著律法知罪,叫人知道人生命中沒有良善;但有了神生命的人仍然學習聖經,而聖經對信徒的功用就不同了,聖經是啟發我們所得神生命中的本能,是叫我們知道如何行善。聖經中有清楚的明文,論到聖經的功用,對在律法下的人和對在基督裡的人不同。保羅說:「但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裡。」(加三22)這眾人是指著未信主的人說的。保羅又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保羅清楚地說:聖經對未信主之人是把他們圈在罪裡,在已信主之人是啟發他們的善行。


活水(二) 
七月二十九日
           
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1:3)
            主耶穌是神的榮耀,是榮耀中的榮耀,是榮耀的光輝。主在完成祂的工作時,祂向父神說:
父阿,願禰榮耀禰的名當時有如雷的聲音,從天而來回答主的禱告,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12:28) 基督所得的榮耀,是神的榮耀上加榮耀,祂被父神的右手高舉,在祂復活升天的時候,祂在父神的右邊坐下了,祂得了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超過了地上的,也超過了天上的,祂真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
          在先知撒迦利亞書中有一句話
冠冕上的寶石(9:16) 冠冕不是每個人所能有的,必是得勝者的君王,是榮耀的標記,金冠冕已經夠榮耀了,冠冕上的寶石,在冠冕上發出美麗的光彩,真是榮耀上的光輝,除了主一人之外,再沒有配稱為神榮耀中所發的光輝,惟有主耶穌基督,我們的救主神的兒子配稱為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所以在天上的頌詞中大聲唱道: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贊的(5:12)
             基督所以配得如此大的榮耀是因祂的大德大愛,因祂是神首生的兒子,又是萬有的創造者,認識了祂的尊貴榮耀,誰能不在祂面前屈膝敬拜呢?誰能不愛祂呢?誰能不跟隨祂呢?誰能在暫時的患難中後退呢?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不能,不能,誰也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
             所以我們當認識神的兒子,竭力追求認識祂,認識基督就得著基督,多認識基督就多得著基督,就多愛基督,不是在言語上愛祂,不是在嘴唇上親近祂,是在行動上愛祂,在心裡愛祂,用性命來愛祂,丟棄世界,將身體當活祭獻上來愛祂,我們愛祂是埋所當然的,也是祂配得的。
            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我們在祂裡面也要同得榮耀,雖然如今暫時與祂相離,等到祂駕雲降臨,我們的身體得贖,得著祂所賜和祂相似的身體,我們要面對面看見祂的榮耀,如今我們信心的眼睛已經看見了祂,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為什麼使徒和眾聖徒都愛祂,都用性命愛祂,這是祂所配得的,他們也作了基督榮耀上所發的光輝,基督是神的榮耀;眾聖徒也是基督榮耀的彰顯,有一天眾聖徒要環繞著基督,在神榮耀的寶座前,一切受造之物都要一同觀看基督與教會的榮耀顯現。
       耶穌……就舉目望天說,父阿,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17:1)


活水(三) 七月二十九日
           
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一無所有。(9:26)
             主耶穌來到世界,世界也是藉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卻不接待祂。、最後祂被釘了十字架。祂在地上一無居所,祂就有兩件衣服,一件裏衣,一件外衣,這兩件衣服也不屬於祂了。祂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還未去世,人就把祂的衣服拿走了。
他們分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有誰比我們的主耶穌更貧窮?我們再看使徒保羅,也真是效法基督。他也沒有地上的財寶,他也有一件外衣,他對提摩太說: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後4:13)
            保羅在監裏又陰又涼,少一件外衣。他就這一件外衣,沒帶在身邊,叫提摩太給他帶來,保羅還有些書和皮卷。所以保羅敢說: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保羅真是效法了基督的貧窮。可是老底嘉的教會,不像主也不像保羅,他們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啟3:17
            老底嘉的教會,是初期的教會,如今的教會是主來之前的教會。有多少教會如士每拿,也有多少教會如老底嘉,他們為自己積存財寶在地上,沒有把財寶積存到天上去,所以主又說:
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3:17)
     
弟兄們,我對你們說。.時候減少了;從此以後,那有妻子的,要像沒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樂的,要像不快樂;置買的,要像無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為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我願你們無所掛慮。(林前7:29-32)
               保羅的書是被聖靈感動寫出來的,他的信是為了歷代的信徒,不僅是為了哥林多人,更是為了我們這最後的人說的,
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實在是為我們寫的。為何還貪愛這將要過去的世界呢


喜樂的心   七月二十九日

      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7:17

        我個人極以新耶路撒冷為樂,這不是因為新耶路撒冷城裡有黃金街和十二座珍珠門,而是因為在那裡不僅有主的同在,而且不再有眼淚。我們會死,安息在基督裡,然而我們不只是等死而已,乃是等待著世人不再哭泣的那日子快點到來。

        新耶路撒冷很快就會降臨,這流淚的世界一眨眼就要逝去。在那日子,主要給我們另一個復活的形體。我想那形體一定和我們今天所有的身軀近似,具有四肢及不同的器官。然而它已經是變化過的了。在這已改變的形體中,有一樣東西是沒有的,就是眼淚。主已承擔我們一切的痛苦,因此未來我們無需再受苦。感謝神給我們這永遠不再流淚的遠景。


靜夜亮光   七月二十九日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約翰福音637
        這一宣告包含了有關選民的教義──有一些靈魂是上帝賜給基督的,也包含了有效呼召的教義──這些上帝所賜的人,必要到祂
這裡來。雖然他們自己可能抵擋,但是終必脫離黑暗進入上帝奇妙的光中。這一宣告也教導我們信心的必然性──雖然這些人是賜給基督的人,但除非他們來到祂面 前,否則不能得救。進入天國別無他法,唯有通過大門,就是基督耶穌。父所賜給救贖主的人必須到祂那裡去,因此,除非他們來就基督,否則無人能進入天國。

        哦,在這兩字「必來」中有何等的能力和權威!主耶穌用祂的使者、祂的話語、和祂的靈、甜蜜地、滿有恩典地驅使人來,使他們可以在祂的婚宴中坐席,祂並不強
迫人,祂給人自由選擇,卻以祂恩典的能力吸引他來。我可能在別人的意願上行使權力,但是別人仍有完全自由的意願,因為約束之行為是建立在人共同認可的律法 上。耶穌用不可抗拒之論點向明白的人說話,以有力的理由來吸引人心,此外尚有聖靈奧秘之影響,以全部力量和熱情在心靈中工作。以前曾經悖逆的人,現在以喜
樂的心降服在耶穌的管理下,被至高者的愛所征服。那些被上帝所揀選的人,心甘情願、歡喜快樂地接受基督,以單一、純淨的信心到祂跟前來。他們安息在祂裡 面,因祂是他們的救恩,也是他們一切所望,你是否也這樣來就耶穌?


荒漠甘泉樂侶   七月廿九日 我們必得勝

       你曾……見過雹倉麼?……這雪雹乃是我為降災……的日子所豫備的。(38:22,23)  我們所遭遇的試煉是神給我們的好機會。我們卻常常將它當作障礙。如果我們知道每一次的困難都是神所選擇的方法 -- 向我們證明祂愛的方法-- 我們就能得到安息和激勵。

        讓我們回想回想過去的經歷,我們中間一定有許多人會記得:甚麼時候我們的父要替我們成就一件美事,要賜我們一件福份,甚麼時候我們就會遭到痛苦和逼迫。神送我們的禮物,總是包裹得很粗陋,藉皮色黝黑的僕人送來的;但是一打開來,我們就發見裏面所包著的,是王宮裏的珍寶和新郎的愛……--宣信(A.B. Simpson

        讀者,你當在黑暗中仰賴主,用不移的信心尊敬祂;這樣,你就會得到新的力量。--馬克特夫(J.
R. Macduff

 

我們必得勝    We Shall Overcome

 

我們必得勝,我們必得勝,

那日我們必得勝。

哦,我心深處確信不移,

那日我們必得勝。

 

         這首歌在1960年代初,是美國民權運動的主題歌。 將1901年丁德理(Charles
Albert Tindley, 1851-1933)所作的「有一日我必勝」(Ill Overcome Someday)改編而成。當年丁德理的詩歌多數是口傳下來,因此詞句也與原作有所不同。

         丁德理的父母是奴隸,他四歲喪母,不久就被他父親遺棄。他決心要學會讀寫,少年時,白天在費城一小教堂做清潔工,晚上就讀夜校。當他修畢波士頓神學院的函授課後,他被按牧。
1902年他被當年做清潔工的小教堂聘為牧師。

          因會眾遞增,不久擴建,到1924年重建一新的大教堂,會眾命名為「丁德理衛理公會會堂」。 會友薈萃黑白及各國籍。 教會領袖除美國人外,尚有義大利人、猶太人、德國人、墨西哥人、及挪威人等。丁德理每天在街上賙濟乞丐,並向他們傳福音,進入酒吧尋找失喪的靈魂,走訪商號、家庭、學校,鼓勵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去找他們心靈的良友。

          1933年,丁德理安息時,費城舉城哀悼,在這坐滿五千人的教堂內,尚有三千多人站著參加這長達五小時的追思禮拜。
向他致敬的有達官、殷商、清道夫、洗衣工、天主教神父修士,也有猶太教徒。

         1946年,南卡羅來納州,查理頓市,有十五個糧食和煙草工會為爭取每小時工資加薪四角五分而罷工並高唱此歌。
其中有兩人去田納西州時,與友人分享這首歌。 不料此曲迅速傳佈開來,民謠歌手更添上詞句,加強曲調,一時此歌成了全世界民權運動的「馬賽曲」。

          1963年紐約時報上記載著:「這首聖詩在南方各地之盛行令人難以置信,在教堂內可以聽到千人同聲唱和,在監獄的鐵欄後,也有成群的囚犯在唱,更有婦女和學生在上班上學的途中哼著
… …這首歌發出無比的力量,使人深信詩歌能予人身心超然的樂觀前景。」

        在南方基督徒大會上,有人見證說:「你必需親自唱這首歌,才能經歷它的能力,當我唱完此詩時,我可以走在炭火上而不自覺。」
 丁德理有寫詩作曲的恩賜。 他著名的聖詩有「與主相親」(
Nothing
Between),「交託祂」(Leave It There),「為我後援」(Stand
by Me)等。

 

中英文聖詩集參考

  英文歌名 We Shall
Overcome

  

           校園歡唱   54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