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有声灵修

活水 八月十八日

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神吩咐他们离开;他们就离开;以色列人虽然把面扛在肩上,但顶多不过是一个月的食粮,一个月的食粮吃完之后,在茫茫的旷野中,不能耕种,不能收成,什么地方寻找食物?但摩西一点没打算这个问题,神吩咐他去,他就去,他也没有向神问:“食粮的问题如何办?”

照常人的眼光看,摩西是个没有思想的人,行军还有不先预备食粮的?果然以色列人到了旷野,第一件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着水喝,走路不喝水是忍受不了的事,走了三天未喝水,乃至找到了水,又苦得不能喝,后来到了以琳才找到了活水的泉源;可是,第二个大问题又来了,他们的食粮又吃光了,水虽然要紧,还容易找到,食粮从那里找呢?所以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阿!”
以色列人的话是对的,旷野什么地方能找到食粮,叫这么多的人吃呢?施洗的约翰虽然也住在旷野,几个人是可以的,几百万人那里去找吃的呢?但摩西认识神的全能,人没有办法的事,神总有办法,虽然以色列人的食粮已经吃完了,他也不动脑筋,也不想办法,他凭著已往的经验,就知道神未来的预备,果然到了绝粮的时候,神从天上降了吗哪;是人所想不到的办法。

但我们常是比摩西太聪明,比摩西有见识,凡事预先筹画,倚靠自己太多,因此就看不见神的荣耀,看不见神蹟,看不见神的大能。

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么?”(约十一40


活水() 八月十八日

马太福音无论内容还是词句都写的那么好,感动人心。我们知道马太是十二使徒之一,没想到他跟随主以前是怎样一个人,马太也没有隐藏自己的身分,他记着说;“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太九9)
税吏在犹本是遭人恨恶的,与罪人娼妓同列,他们是为统治以色列人的罗马帝国收税的,并且还常敲诈勒索百姓,所以很被人瞧不起和痛恨。施洗的约翰也劝告他们:“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路三13。法利赛人更瞧不起他们,法利赛人说:我不像这个税吏。
(路十八11)但有一位爱他们的就是我们的主耶稣。不但要救他们脱离罪恶与死亡,而且宣召税吏马太作使徒。当耶稣在屋里坐席,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就大不以为然,主耶稣听见他们的评论,就说: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议“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2—13)这话多么安慰了马太和其他税吏和罪人的心。
当主耶稣选立十二门徒的时候,马太也被选召为门徒,他写书的时候,在自己名字前加上,税吏创马太。他这样记,是为要传扬基督的慈爱和说明自己的不配,说明主耶稣来拯救罪人,使众税吏和罪人可以来认识基督。
马太听到主的呼召,你跟从我来,心中深受感动,他毫不迟疑,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他不再追求那罪中之乐,天天跟着主耶稣,得着了上好的福分。他静听主的教训,观察主的行动,他把主耶稣从降生起到传道,直到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一生的言行和神蹟写成了马太福音,为主耶稣作见证。在作使徒中作了很重要的工作。他的工作又久远又广泛,直到今天还在帮助我们这末世的人。但在他的书中只有几句话记载了他自己的事,他不传扬自己,也不显露自己。他好像会幕上的橛子,深深埋藏自己,但他起的作用却实在不小,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罪人能蒙主召选,实在是主的大恩临到了他。
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
(诗十九2—4)


活水() 八月十八日

他们离开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他却为自己的过犯受了责备。那不能说话的驴,以人言拦阻先知的狂妄。(彼后二15-16)
从前拜昆珥的罪孽还算小么?虽然瘟疫临到耶和华的会众,到今日我们还没有洗净一这罪。
(书二二17)
巴兰的事记载于民数记二三章至二五章。大家对巴兰的事知道的很多,此处不多解释?原先他是一位先知,能与神交通。后来他犯了大罪。此人早不在世界上了,他被摩西捉住用刀杀了,但是他的罪流传古今。在旧约中有,在新约中也有像他的人。
他犯罪是在以色列人行走旷野路将要进迦南的时候,神用驴以人言挡阻了先知的狂妄,这是神蹟,但是巴兰没有悔改,为巴勒出恶谋,叫以色列人拜偶像,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当时以色列人遭瘟疫而死的有两万四千人,到了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祭司非尼哈说:到今日我们还没有洗净这罪。
巴兰的罪和巴兰的教训实在是不容易除掉的罪,到了新约仍有巴兰和巴兰的教训,从前如何在以色列人中间叫以色列人犯罪,如今也照样有。巴兰是为了得不义的工价,他本人死在罪中,他的教训也引人死亡。
使徒和主耶稣曾说了再说,惟恐信徒上当,跟随巴兰。彼得在最后的书信中警告当时的教会,犹大也写了同样的话。“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
(11)他们如同礁石,他们作牧人,只知馁养自己,“就是那些引人结党,属乎血气,没有灵的人。(19)这些没有灵的人,是不信基督福音的人,他们进来不但是为了利,而且引导人犯罪,引人结堂,制造分裂。
主耶稣也责备这样的人,“然而有几件事我要责备你,因为在你那里,有人服从了巴兰的教训;这巴兰曾教导巴勒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你那里也有人照样服从了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所以你当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临到你那里,用我口中的剑,攻击他们。
(14-16)


喜乐的心 八月十八日

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彼前三5

除非我搞错了,彼得前书第三章第五节是圣经唯一直接提及“圣洁妇人”的经文,而用“圣洁”来形容男人却常常出现,这是值得推敲的。这节经文特别要我们注意到,什么是在神眼中看为最有价值的。为何妇人以温柔安静为妆饰(四节),在神看来是如此宝贵呢?显然是因为它的可爱乃出自耶稣的美。

一个妇人若衣着华丽,脾气却丑恶乖戾,那看起来是多么格格不入。使徒彼得不是要求基督徒妇女在穿着方面随便,或完全忽视它。但他强调最美丽的妆饰还是性格的美,而且它又很耐穿,因它是永不朽坏的。


静夜亮光 八月十八日

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祂却不受。”(马可福音十五:23
从救主拒绝喝没药调和酒的这一事中,启示了一项黄金的真理。上帝的儿子早已从天上俯视这个世界,估量了下降到人间所将受的痛苦有多深。祂已经累积了赦罪所需付出的痛苦,故不会拒绝其中任何一小部份。祂严肃地决定要献上一个够用的赦罪祭物。祂必须走完全程,从最高荣耀的宝座到最深苦难的十字架。没药之杯有麻醉的影响,可以减轻一些痛苦,因此被祂拒绝了。当我们从伤害的忧伤中被释放出来以后,中间有多少个人憔悴了!你是否急躁、强烈、急切地祈求免除辛劳的服事或受苦?倘若有人对你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保留你所爱的,但上帝因此要被羞辱了。”你是否能摆脱试探,说:“愿祢的旨意成就。”你若能说:“我的主啊,能免除受苦是我所愿,但是若因我受苦使祢得到更大的荣耀,若我在地上一切的损失能荣耀祢,让这事成就。我拒绝安逸,若这安逸妨碍祂得荣耀。”这是何等美好!当自我的想法和安逸干扰到祂所交付我们的工作时,但愿我们能立即并乐意摆脱自我!


荒漠甘泉乐侣 八月十八 归家

耶和华独自引导他。”申32:12
山路虽然崄阻,但是沿途有同伴的谈笑,也就不觉得怎样困难了;我想这样走上山顶,也不算难啊;那里知道突然间一条狭窄曲折的小径出现了,那时主对我说:‘我的孩子,这里你独自跟我走罢。’我战栗了,但是在我心的深处却带着信心答道:‘主阿,愿你的旨意成就。’祂握住了我弱小的手,接受了我的顺服。我跟祂走了一条很长、很黑暗的道路;除祂以外,没有看见一个朋友。哦!祂真温柔,祂用温暖的手牵着我前进,对我说了许多激励的话语,在我耳边流露了祂奇妙的爱情;不久,我也把我的忧愁和恐惧一一告诉了祂,放放心心地偎倚在祂强壮的手臂中。那时候,我的脚步加速了,我的欢乐真是难以言喻,崎岖的山路上发出了明亮的光辉。
再过一回,我们要在天上遇见许多我们所亲爱、所失去的人们;但是在不能想像的狂喜、快活的歌唱、亲蜜的拥抱、旅程的回忆中,有一件事情最值得我们回忆的,就是我们在黑暗中攀登狭窄的绝壁时,耶和华独自引导我们。

归家
Softly

and Tenderly

耶稣温柔慈声恳切在呼唤,祂呼唤你,呼唤我。
祂耐心在你心门外等候你,祂等候你,等候我。

耶稣恳切请求,为何还耽延?祂恳请你,恳请我。
为何迟延不顾救主的慈怜?祂怜悯你,怜悯我。

光阴飞逝奔流,一刻不停留,它不等你,不等我。
阴暗死亡笼罩,黑夜快来临,快临近你,临近我。

耶稣应许赐下奇妙大慈爱,应许爱你,也爱我。
罪过虽多,主有怜悯肯赦免,祂赦免你,赦免我。
(副歌)
归家,归家,忧伤困倦者归家,
耶稣温柔慈声恳切在呼唤,呼唤罪人快归家。

 

葛理翰布道团在世界各地举行布道大会时,証道后邀请决志归主者走向台前,接受代祷和陪谈。每当会众俯首默祷,诗班柔声地唱着“归家”,千百伤心悔改的男女老少自广大会场的四面八方涌向台前,决志归主,场面是多么地感人!
本圣诗词曲都是汤慕圣(Will L. Thompson1847-1909,见
七月十八日)在1882年所作,当时慕迪是神重用的布道家,他和孙基常用这首圣诗作呼召。慕迪说:“汤慕圣的品德与他创作的诗歌一样的真诚,朴实和正直。”

1899年十二月慕迪病危,医生禁止见客,当他知道汤慕圣前来,一定要见他。
他握著老友的手,诚恳地说:“汤慕圣,我宁愿是“归家”这首圣诗的作者,它远胜过我一生的工作”。
汤慕圣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无论在车上,居家或旅途中,每有一主题或灵感出现,就记在小本上,事后有曲调时,就配乐成歌。有时他先有了歌谱在脑中,把和声写下,反复在心中吟哼,歌词就因而产生。

这首诗是他亲身的经历,他体会到主耶稣的呼召,是温柔慈爱的声音,正如列王记上19:11-12所载,以利亚在何烈山的经历,耶和华不在疾风、地震、烈火中,而是火后有微小的声音。爱的声音总是轻柔悦耳的,也只有爱主的人才能听到。

芬妮克罗斯比(Fanny
J. Crosby)有一首“耶稣恩召”(Jesus Is Calling)与本诗歌有一共同点,即主的呼召都用温柔慈声。
汤慕圣觉得他的一切都是天父所赐,因此中年时就撇下世界上的荣华富贵,决心完全奉献。当年交通不便,农村没有收音机或电唱机,因此乡民没有机会听到福音的诗歌,汤慕圣就用马车载上了一台钢琴,到各乡各村自弹自唱,深受乡民的爱戴。
 

中英文圣诗集参考
英文歌名
Softly and Tenderly

颂主新歌   292
颂主新歌(中英双语) 294
教会圣诗   282
生命圣诗   203
新圣诗    96
欢欣赞美   479
圣徒诗集   624
圣诗     548
赞美     125
世纪赞颂   273
赞美诗(新编) 219
青年圣歌I    137
校园诗歌I    73

注:“欢欣赞美”诗集为英文版,原名是
Celebration Hymnal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