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二系列(1.10)

天国子民的特质——八福篇(之二)

第三福,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5:5)
“温柔”这个词,古人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外表上的温和,但从没有把温柔当作是一种美德。主耶稣将这个词提升到从所未见的尊贵中。“温柔的人”, 就是不为自己奋斗,与世无争的人──对于今世的权利和享受,抱持着退让的态度。对人无怨毒,无报复之心,也无趾高气扬之气势。这些人从不以势压人,而是依靠神给他们自己所应得的份。若他们虔心遵守律法,他们本可享受地土的福分,只是后来国家离弃了神,以致国破家亡,地土失去,漂泊外邦,在自己的地土之外被抛来抛去。现今耶稣要将“承受地土”的福分赐给那些“温柔的人”,就是在来世得着神永远的产业。

第四福,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5:6)
“饥渴”这个字本来是生理方面的一个需要,耶稣在此将饥渴的本能提升到属灵的用途。“义”是与神同处和好关系的要求,这关系在犹太人中特别是指著“救赎的关系”,所以,“慕义”与“得救”有等同的概念。(参赛51:5;但12:3)。饥渴慕义,是生命成长的动力, 必须排除拦路的障碍,必带来充实而丰盛的生命。

第五福,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5:7)
“怜恤”这个字的意思是慈怜、体恤、饶恕的意思。“怜恤人的”是指,见人之不幸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的人。天国性格的怜恤,不单是天然的恻隐之心,更是认识自己灵里贫穷,为自己和别人的罪恶哀恸,而得着满足、安慰,成为像主一样柔和谦卑,幷且饥渴慕义。因此,见到穷乏困苦之人,即怜悯他,向他援手,主说,这样的人“必蒙怜恤”。因为耶稣的教训是去爱人怜恤人的,特别是软弱有需要的人。故此,基督徒要从这世代中作出应有的见证。我们从三方面去思想:
1.认识爱的真义 – 圣经所讲的爱是从天上来的爱,是怜恤人的爱。爱是神所赐予的,神先爱我们能。我们感受耶稣的大爱而动的如何去爱人、怜恤人,是对神的感恩,是回应的爱。耶稣的爱是无条件的,是成全律法的爱。
2.实践怜恤的障碍 – 实践怜恤的障碍有三:一是未曾经历神的爱,二是忘恩负义,三是不肯实践爱。一些信徒用敬拜代替怜恤,绝对不能代替表达你的爱和怜恤。
3.怜恤的操练 – 神对每一个属祂的人要求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8)。行公义就是把别人应得的给别人,好怜悯是将超过别人应得的给予别人,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谦卑就是将自己,连同自己所有的给予别人,这是最高的爱的表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