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歸來的威榮(之二)顯明君王身份的三個比喻
第三個比喻:君王婚筵的比喻——拒絕聖靈
在太22:1-14,主耶穌講了娶親筵席的比喻,講到客人的傲慢。神有恩典有祝福要賜給人,祂邀請人來赴祂兒子的婚筵,但是人却不肯來。這第二個比喻是神要給人,人却不肯要。這兩個比喻讓我們看到神的百姓與神之間的關係惡劣,以及他們對神態度的傲慢。
一、筵席的主人
根據當時羅馬時代的希臘羅馬文化的背景,擺設筵席的主人一般都是在族群當中有榮譽的人。當他擺設筵席期間,除了邀請跟他有相同榮譽的人,也會作爲施恩者,邀請一些社會地位比較低的客人,要求受邀者作出響應。受邀者如果不接受邀請,就等如將邀約人當作比自己地位較低的人,是對邀約人的侮辱。在本段經文裏,筵席的主人是一位王,在他有絕對的榮譽和權柄。所以他的邀請必須被接受。不然,對于王的侮辱是可想而知的。比喻中的國王是指天上的父神,王的兒子是指基督,基督就是比喻中要娶親的新郎。新郎基督所要娶的新娘就是指教會。
二、筵席的豐盛
在當時的社會,婚筵本身已經是一個大型的聚會,而耶穌的猶太聽衆,或許因著習俗而瞭解到出席王爲兒子擺設的婚宴,應該需要七天。爲王子擺設婚宴有可能是國宴。這裏的王擺設的筵席,不需要赴席者隨禮,因爲經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羊肥畜已經宰了,各樣東西都已經齊備了,只要你來享用就好了。還有得到邀請赴羔羊婚宴的人不一定都是教會中成員。在羔羊的婚宴中,新郎就是耶穌基督,新娘就是教會。這是多麽豐盛、偉大的一次屬靈宴會。
三、筵席的邀約
不論是善人或是惡人,都在神的呼召之列。一個人不論在人的眼中是善是惡,只要他對神的救恩、對神的國度有所回應,都可以來,因爲神的門對所有的人都是開著的;只要願意,誰都可以來。當“筵席已經預備好了”,被請無份享受筵席的有的“不肯”來,有的“不理”。“不肯”是拒絕的態度;“不理”是輕忽的態度。這些人忙于世事:“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作買賣去”。他們注重肉身的需要,不注重靈魂的需要。甚至他們還淩辱淩辱殺害邀請他的使者,這些人不但拒絕邀請,而且公然敵擋。結果在岔路口被神的僕人遇見,邀請了來赴神兒子的婚筵的是外邦人。
四、筵席的禮服
王進來時看見有一個人沒有穿禮服,就叫人捆起他的手脚,把他扔到外面的黑暗裏,讓他在那裏哀哭切齒。這個人來赴王筵的時候,也許覺得自己的衣服還不錯,何必要穿王給的禮服呢?也許是他對王沒有足够的尊敬,認爲可以憑著自己主張來赴婚筵。他以爲憑著自己可以到王的面前去。他其實是有機會蒙恩的,因爲他已經被邀請了,可惜他却想憑著自己到神面前去。這比喻告訴我們,王有恩典,要叫人來分享;王有國度的筵席,有兒子娶親的筵席,要邀請人來享受,可是人却不重視。
主耶穌用這“一個”人來向我們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審判的那一天,神將會很詳細地察看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必須單獨面對神,向神交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