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书信系列(1.02)

使徒行传 15:10, 使徒行传 15:29, 彼得前书 1:18, 彼得前书 2:20, 彼得前书 4:3


讲题:
彼得前书概论(二)


 


三.与保罗书信的关系


这是由考证学或批判学的观点来看,而否认彼得为彼得前书的作者,因为有人认为彼得书信的教义与保罗的教导太像了。


我们由使徒行传与加拉太书中,的确看到二人对救恩的见解有可商榷的地方。尤其在加拉太书中,描述保罗与彼得之间的矛盾,即指彼得在犹太人面前表现的软弱,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的事。但回头看使徒行传15章,当保罗到外邦人之处传福音时,遇到一个问题,即外邦人是否要受割礼,因为当时的犹太人认为,外邦人也应该受割礼,以承担守律法的责任。这事被提到耶路撒冷教会长老那儿讨论,彼得说:“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徒1510)故而省略了外邦人受割礼的手续。


有人以为基督教真理得以保全是保罗的功劳,因此当彼得的教义与保罗相同时,就怀疑作者为彼得的真实性。有可能彼得在加拉太书中的软弱表现,是因为他认识这些犹太弟兄,故而与他们一同吃饭,却不肯与外邦弟兄一同吃饭。事实上,彼得对基督教真理是非常清楚的,在使徒行传15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彼得思想的改变,最后由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雅各做总结:要“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你们若能自己禁戒不犯就好了”(徒1529),即不用遵守旧约的割礼和祭祀的手续。至此真理有了明确的合一,证明彼得不需要抄袭保罗,因为他们认识而传讲的是同一真理。


四.彼得前书中信徒受苦的形像


我们在使徒行传中看到彼得在会堂与希律王手中受苦,他也曾被下在监里,因此他有受苦的经历。在主后65年左右,尼禄王的逼迫已到了小亚细亚,彼得书信即在那时写成。他教导基督徒在逼迫中站立的原则,例如他说不要因作恶受苦,即不要因为行为不检而遭官府指控,说基督徒都是作恶的;但要为基督受苦。在当时信主是要付代价的,因此为主刚强作见证更有其必要性。


五.写信地点


彼得在书信中提到巴比伦,可能就是指罗马而言。他不能明确的说出他所在之地,以免被捕,罗马即可能是他写信的地点。


六.受信者


彼得前书11“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这里即指出了五个地方,彼得托西拉传信,可能由本都出发,经过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诸省,才回到庇推尼,然后回到罗马。本都与庇推尼是在同一个省内。信中说出受信者是散居各地的基督徒,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这可以由彼得前书11821043中明确得知。


七.写信目的


彼得前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为鼓励与安慰在受逼迫中的基督徒。彼得说他们受着火样的试炼,即指他们正受着各样的逼迫、难处与痛苦。有人问:“为何彼得插手保罗的工作?”我们的答案是:第一,当时并没有“地盘”的观念;第二,很可能保罗已经下监,所以由彼得直接安慰与鼓励当时的受信者。今日仍有很多信徒为主受逼迫,读彼得前书也使他们间接受到鼓励与安慰,并重新得力。


八.书信文体与辞藻


有人认为彼得是个渔夫,如何能写出如此优美的书信呢?首先,说彼得是渔夫就不能写出优美的希腊文,是过于武断,当时的人都是操双语的;其次,彼得可能找了人来帮他执笔,而由他口述。最有可能的执笔人是西拉,因为这书信是托他传递的。西拉跟随保罗同工多年,文学基础好,真理基础也好,故能写出优美的书信。但基本教导是来自彼得,西拉仅是撰写。


九.重要主题


彼得前书除了教导基督徒如何在受苦中为主作见证外,也有教导以下的课题:圣洁的生活,基督的受苦,神的整个救赎计划,人生命的改变,神的恩典,圣灵的工作,教会作为神新的选民,属灵的争战。这些课题在以后的课中将逐一讲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