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 彼得后书概论
一.彼得后书的作者
1. 被编入正典
本书被编入正典的过程非常曲折,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作者的认同。本书在第4世纪被编入正典以前,在当地有限度的流传。对它的争议出自它的体裁,与前书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代笔。我们知道前书可能是由西拉代笔,而后书可能是由犹大书的作者犹大代笔,故写作的风格不同;但因其优美的经文,感人的力量,在4世纪普遍被接受而纳入正典。
2. 与前书对照
a. 文辞:前书文雅脱俗,是非常好的希腊文;后书用词华丽,铺张且带有炫耀。两书相同之点,是有强烈的希伯来思想,注重叙述与形容,用字强烈且常使用重复字。
b. 思路:有关基督的再临,前书与后书信息性质大异其趣。前书讲到信徒面对逼迫,故彼得教导信徒在苦难中要忍耐,盼望主的再来,同享平安,同得荣耀。后书是为应付假师傅、假先知及好讥诮的人,故教导信徒真知识,且明白主基督必定再来,并警告好讥诮的人。
c. 后书中彼得个人的经历
(1) 圣山变像(1:16)
(2) 预言彼得之死(1:14)
(3) 否认主(2:1)
(4) 假先知混入教会(2:1)
(5) 末后的景况对比先前的景况(2:20)
(6) 主的大日(3:10)
d. 末世论的问题:彼得前书盼望基督再来,彼得后书则说基督迟延再来。末世论范围大,前书不能涵盖全部,故由后书补述。彼得后书提到福音书中的要点,是当时彼得领受自主耶稣的教训,这也确定彼得后书的作者是彼得。
3. 与犹大书的关系
这两本书经文内容有关,但用字不同。究竟犹大书先完成,或彼得后书先完成,争议颇大,讨论也很复杂。
二.成书的年代、地点
若接受作者是彼得,则根据彼得殉道的时间推算,此信应是在彼得殉道前,大约主后64年左右完成,且影响力遍达小亚细亚一带。写作的地点为罗马,受信者最为可能是犹太人与外邦人混合的教会。若否认彼得为作者,即相信这是后使徒时代的人假冒的著作,则有三个疑点:
1. 彼得后书是希腊语系的犹太人所作
a. 美德归诸神(1:3)是希腊思想;但彼得前书2:9也提到神的美德。
b. 太重知识,这是希腊思想;但彼得是以真知识教导信徒反驳假师傅、假先知。
c. “神的性情”观念太新,太深了;但本信提出反驳,我们与神的性情有分,是靠神的恩典和应许,不是靠天性与律法。
2. 有关基督再临的教导
3:2好像把使徒说成是已过的时代;但这可能是指保罗而言,因小亚细亚教会是保罗建立的。又:基督复临的盼望好像已被放弃;但事实上,第1世纪主延迟再来是令基督徒惊讶的,所以须要说明;到了第2世纪,基督徒多能接受主基督的延迟再临,已无必要讨论。
3. 有关保罗的教训
德国批判学者认为,彼得不可能称保罗为“亲爱的弟兄”。相信这个看法是错误地引用了加拉太书的结果,彼得和保罗两人都是神的仆人,彼此称弟兄是应该的。有批判学者认为,彼得后书不应列入圣经,且不可能在保罗书信成集之前出现,但这种分析不够客观。他们两人皆为使徒,在当时,使徒及其所著的书信是有相当权柄的,彼得后书的内容可以教导人,应该纳入正典。